集团新闻 集团新闻
66

水泥市场需求拐点还没有到来

作者:  浏览量:1390  发布时间:2013-05-07 17:12:57  

水泥市场需求拐点还没有到来

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 孔祥忠


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降至7.8%,为十多年来增速最慢的一次,其市场的直接反映是对大宗商品原材料、能源的需求增长也下降至个位数。但中国经济并没有“硬着陆”,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是水泥钢铁等原材料工业商品需求的持久源泉。在今年3月北京召开的“两会”上,中国政府把保障房建设定为工作重点之一,而保障房建设需要大量水泥、钢材。交通建设和水利建设投资将维系数十年光景,农村市场仍占1/3的水泥用量。2013年,中国政府设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预期将增长18%。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9%,基础设施(不包括电力、热力、燃气以及水的生产和供应)投资8525亿元,同比增长26.9%。未来市场对水泥商品的需求增长至少还会持续10年,所谓的水泥市场需求拐点还没有到来。

水泥市场维持个位数的需求增速,预示着行业将进入一个稳定期。而在这个稳定期内,行业至少要有效解决四大问题,以推动未来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是产能过剩。短期内,新增产能仍然大于市场需求增量。去年,全行业产能利用率75%以下,部分省市全年停窑时间达150天。今年初是一个去库存的时期,但去年新增1.6亿吨熟料产能释放冲击着一季度8.2%的市场增量。地方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是造成水泥产能过剩的主因,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个别投资商的投机行为是水泥产能过剩的次因。正如政府对官员严禁大吃大喝,动真格的处罚违禁者那样,对产能过剩行业严格控制项目核准,并处罚一批违规违禁者,方可见效。好在政府多个部委近期都在关注和设法解决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问题。

二是完善产业布局问题。产业布局是资源与市场合理配置的问题,在中国现阶段做起来很难。地方财政分灶吃饭,找项目投资成了硬指标,体制问题制约水泥市场健康发展。于是,政府做起了行业协会的事,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大企业是行业兼并重组的主力军,兼并重组过程中的艰难和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政府文件中的承诺和政策保障很难马上到位,而市场供需失衡使得价格战火重燃。好在行业中有一批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带头整合市场,在去年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整个行业仍然有较好的盈利。

三是产能转移问题。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阶梯过渡时期,未来市场需求的增量在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的水泥产能渐进一个去产能化的过程。国际市场需求增量有限,中国水泥市场的单一性难以改变。研究国际市场需求,是将我们先进的技术、装备、人才和优质熟料向国际市场转移的途径之一。通过水泥产业链延伸,控制更多的商品混凝土市场,再通过水泥标准修订,将水泥混合材用量转移到商混中,水泥的产能将大幅下降。

四是环保和资源利用问题。中国水泥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在消纳大量工业废渣,解决环境污染的同时,水泥生产过程也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2000多家水泥粉磨站要解决的是粉尘污染问题,1000多条熟料生产线要解决的是有害气体排放问题。今年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消减,未来二氧化碳减排、二氧化硫减排,都要增加环境成本,拉高水泥价格。水泥窑协同处置是未来的亮点,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将为水泥窑协同处置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政府长期重视对水泥行业开展的资源综合利用给予优惠政策,水泥企业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政策保障。

中国水泥未来市场依然乐观,发展中的问题将会在发展中解决。政府、企业、协会将共同努力,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一个贫富差别依然存在的社会,一个改革开放经济需要长期发展的国家,水泥,这种尚未取代产品的基础原材料,市场行情长期看好。


摘自《中国建材报》2013年4月30日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