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新闻 集团新闻
66

我国水泥工业10年发展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作者:  浏览量:1368  发布时间:2013-04-22 16:58:05  


我国水泥工业10年发展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一、发展和运行进入60年来的最佳期


本世纪的10年,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令人欢欣鼓舞。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极大地推动了行业发展和经济运行的总体水平,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佳发展时期。

第一,也是最根本的一点,10年来,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充分满足了新时期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充分满足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水泥工业由经济发展所拉动,水泥又反过来作为基本建设的基础原材料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见图1)。快速发展的新型干法水泥完全满足了市场对高质量、高标号水泥的需求,水泥年产量由2000年的5.97亿吨增长到2010年的18.8亿吨,2001~2010年累计生产水泥118亿吨,是上个世纪1949~2000年51年总和的1.74倍。

 
第二,10年来,水泥工艺及装备技术突飞猛进,水泥技术装备出口实现了大跨越。水泥装备制造经历引进关键技术、消化吸收,进入了自主创新并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时代。中材集团水泥装备出口和水泥工程总承包快速开拓海外市场,成为世界水泥工程的第一大承包商,我国水泥装备在国际市场上从零起步,至今已占据40%以上的市场份额。

第三,节能减排成效显著,10年来,水泥制造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大幅下降,尤其在“十一五”期间更为明显(见图2)。同时,行业的环保水平不断提高,效果十分显著,在总产量增长超出300%的情况下,烟、粉尘的总排放量却不断降低(见图3),截止到2008年,烟、粉尘排放总量只有2000年的45%。
 
第四,企业效益不断提升,全行业利润总额屡创新高,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水泥利润总额的增长幅度始终高于产量的增长幅度(见图4),吨利润水平基本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第五,以海螺水泥为代表的具有一流技术装备、现代管理水平、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经济运行指标、数千万吨乃至上亿吨生产规模的一批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已经形成。 
 
二、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

1.中国水泥技术结构的特色及形成原因    直到上世纪末,中国水泥技术结构最大的特色就是长时期以立窑为主体,在“十五”期间,立窑水泥产量占水泥总产量的比例还在80%左右波动,2003年以后,立窑水泥的产量才由升转降(见图5)。

形成原因一是发展路径的选择,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但是资金短缺,为了保证经济建设的需求,水泥工业的发展逐步偏移到“土法上马,土洋结合”的路径上;二是体制的制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水泥企业均为公有制企业,水泥的投资和建设、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均是按照中央的精神和行业统一的要求进行的;三是技术和资金的制约使我国的新型干法生产企业在本世纪前缺乏市场竞争力。

2.技术结构调整的难点    从上世纪90年代,水泥行业就把结构调整作为一项业内的重点工作。其间,当时的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先后下达了若干淘汰水泥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的文件,促进水泥产业的技术结构调整,但都未能阻止立窑比例继续攀升的状态。除资金和技术两大难点之外,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众多的小水泥厂尽管属于淘汰对象,但他们又多是乡、镇乃至县的经济支柱,不仅政企的关系密切,而且涉及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因此必然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如果说立窑水泥在我国的发展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淘汰立窑的难度也是世界之最。

3.市场对技术结构调整的推动
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动力,一个行业的结构调整必然要顺从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立窑水泥由于技术的落后和生产规模的限制,难以满足客户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连续供货方面的要求。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处于经济快速上升阶段的浙江、河南率先完成了地区水泥工业技术结构的调整。

从全国来看,也是在本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10年里,遏制了立窑水泥产量上升的趋势,随后立窑落后工艺被淘汰的步伐骤然加快。

4.技术结构调整的突破和迅速发展

进入本世纪,我国新型干法技术的日臻完善和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为水泥技术结构调整创造了前提条件,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刺激下,2003年和2009年先后两次出现了建设新型干法的高潮,与此相对应,在“十一五”期间,淘汰立窑等落后生产工艺的步伐大大加快。在新型干法建设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加大推进技术结构调整力度,使得新型干法水泥占总产量的比例迅速提高。
———2006年,新型干法水泥比例达到53%,扭转了我国水泥30多年以立窑为主体的局面。
———2009年,新型干法水泥比例达到78%,提前实现了“十一五”水泥技术结构调整目标。
———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比例达到85%,为“十二五”水泥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奠定了基础。

5.组织结构调整和集中度的提高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水泥组织结构调整和技术结构调整同时被列入行业规划的重点工作,然而无论从市场发展的要求还是从实际发展的进程来看,水泥组织结构调整比起技术结构调整都要滞后。在国家政策的导向和行业的推动之下,水泥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见图7),但进展速度可以说一直是行业发展规划指标中的弱项。“十一五”期间,以中国建材南方水泥公司为代表的水泥产业并购重组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组织结构调整的总体发展趋势向好,值得期待。

三、组织结构调整中值得思考的一些问题

1.充分发挥企业在组织结构调整中的主体作用
近年来,国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强强联合,走并购重组之路。这种称之为组织结构的调整涉及企业的发展方式,是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企业的必然选择。国家政策导向的作用十分重要,而并购重组的主体是企业,在企业的选择没有达到必然之前,重在引导和支持。上世纪末,行业内外出现“拉郎配”式的组合,可以说是以良好的愿望出发,其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南方水泥并购重组取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受让方和出让方都有重组的共识。处于成长中市场的企业达成这种共识往往要比成熟市场的企业滞后一些,反映在市场上,并购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国家进一步引导,以及地方政府大力支持。

2.大企业要提高市场的掌控能力

组织结构调整的目的之一,是要把大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其竞争能力和掌控市场的能力。但蜂拥式扩张的结果却未必有助于竞争力的提高。汶川地震后,四川内外的多个大企业纷纷在四川建厂,目前灾后重建基本结束,市场出现供大于求,水泥价格出现下滑,企业难以控制局面。只要我们了解一下当地水泥企业的构成,就会对市场形势一目了然。四川虽云集了峨胜、海螺、拉法基、红狮、利森、亚洲、治权、中联、攀钢、星船城、华新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及本地实力派企业,但是每个企业产能占比都不足10%(见图8),均无法左右市场的局势。四川灾后两年大规模建设生产线,从全国来说,似乎大企业产能占全国的比重增加,有利于集中度的提高,但给四川本地带来的是众多企业势均力敌的群雄割据局面。

3.地方政府的影响举足轻重

在国发[2009]38号文下发前,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进行水泥项目的核准,而全国除了两大央企和屈指可数的几个外资企业外,绝大多数都是由地方国有企业经股份制改造而成的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对水泥企业并购重组的影响举足轻重。同时,水泥是地区产品,只有把地区水泥产业的规划、布局,地区对水泥企业的招商引资,与地区的水泥组织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具体的政策上支持水泥企业并购重组,才能把推进水泥组织结构调整的工作落到实处。

四、发展波动性引发的问题

1.政府两次下发文件抑制水泥投资过热

2001年以来,水泥投资呈波动型增长(见图9),2003年和2009年国务院分别以国办发[2003]103号文、国发[2009]38号文先后两次下发文件抑制水泥投资过热,扭转投资过热造成的产能过剩。
 
2.产能过剩产生的背景及应对

出现水泥投资过热的主要原因有:
———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阶段,经济的迅速增长有力地拉动了市场对水泥的需求。两次水泥投资过热的背景分别是2003年和2007年前后的一段时期的经济快速增长。
———水泥企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经济迅速增长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扩张的积极性。
———建设水泥生产线既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又可解决市场的需求,地区急于发展经济,多头招商引资。
———投资决策的收益和责任不对等,缺乏投资行为的有效约束机制(这不仅是水泥行业的问题,需要今后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在上述情况下,又鉴于企业分散、市场重叠、信息缺失等因素,出现一定程度的投资过热可以说是很难避免,由此接踵而来的便是产能过剩。

10年中出现两次水泥产能过剩的类型主要有:区域性过剩、结构性过剩、周期性过剩,水泥产业的整体性过剩尚未构成威胁。从水泥市场发展得出的经验是,区域性过剩多要靠控制产量来解决;出现结构性过剩要适时淘汰落后产能;周期性过剩会在需求逐步上升的市场发展中自然得到缓解。

如果说投资过热难以避免,产能过剩亦是如此。如大家所熟知的,水泥市场就是在供不应求和供大于求的不断转换中发展的。但是,如果产能的增长过大地偏离了需求,从国家整体来讲,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从产业的发展来说,会出现市场的疲软,而企业不仅效益下滑并且容易被卷入低价竞争的漩涡。我们提示大家注意产能过剩的问题,其出发点就是要尽量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防止产能过剩的应对措施,通常是通过信息服务、发布预警信号和进行总量控制来解决,要真正做好这件事,还需要我们完成许多基础性的工作。但无论如何,我们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如针对本次出现的产能过剩:
———2008年8月5日,《新形势下要警惕水泥投资过热》一文指出:初步估算,2008年全国将新增水泥产能2亿吨以上,2009年又会新增2.6亿吨,要警惕和防止投资过热的发生。
———2009年1月中旬,中国水泥协会向工信部原材料司反映:水泥投资增速过快隐忧已现,2008年有100条以上新线建成投产,若产能全部释放后,供需矛盾将会突出。
———2009年6月初,为解决局部地区水泥供求失衡等问题,中国建材联合会专门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汇报行业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2009年9月26日,国发[2009]38号文《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

国发[2009]38号文的发布和执行,使投资过热受到抑制,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空前加大,这样才得以保持水泥工业今天健康发展的新局面。由此可见,信息———预警———总量控制的机制已见雏形。

3.总量及总量控制

提到总量控制,首先要确定总量目标。10年来,以市场分析和供需关系为基础的需求预测有了较大的进展,存在的问题是对中长期的预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确定的总量控制目标如果与实际的发展偏差较大,就会造成执行中找不到抓手,目标的确定既不能使发展受到压制,又不能使发展失去控制。一般来说,政府可控的是产能,水泥的产量基本上由市场决定,在集中度较高的成熟市场中主导企业具有一定的微调能力。

五、“十二五”发展展望

展望水泥未来发展的前景,首要一点是对经济的发展进行预判。因为经济发展的速度决定着未来水泥的需求,而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也将对水泥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1.“十二五”期间仍是水泥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根据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国民经济发展指导性目标、2011年年度发展目标和国家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实践综合判断,“十二五”期间,水泥需求的增速会稳中有降,而需求的上升空间依然较大,因此,“十二五”期间仍是水泥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水泥工业在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同时,将在基本完成技术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把组织结构调整推向新高。新型干法水泥比例有望达到95%以上,大企业集团实力继续增强,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水泥工业整体实现现代化,有实力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开始走向世界。

2.水泥行业将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迈出较大步伐

“十二五”期间,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求水泥行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上有所突破。单一的产品结构、重复建设的扩张模式、囿于国内市场的经营,对大型水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将日益显露,资源、能源的约束和环境压力与日俱增。在这种形势下,企业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惟有转变发展方式,生产经营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扩张方式向并购重组方向转移,大企业集团走出国门,这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新的发展趋势。节能环保逐渐成为企业发展追求的目标,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及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污泥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技术将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通过不断技术创新,使水泥由“两高一资”产品向节能环保的方向转移,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水泥工业整体水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大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进入“十二五”,国发[2009]38号文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由于水泥投资受到抑制,以及淘汰水泥落后产能会持之以恒,从而逐渐减轻产能过剩的压力。随着需求的增长及一些地区过剩产能不断被消化,供需关系会得到进一步改善,加上企业驾驭市场意识和能力的增强,水泥产品价值逐步回归,企业盈利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尤其是产能投放较少的地区和集中度较高、能合理控制产需关系的地区,企业会得到较理想的效益回报。

【作者】:孙钤 
(摘自:中国建材报2011-05-05第5768号)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